▲無人駕駛礦卡正在作業 企業供圖
株洲日報記者 高曉燕
2020年12月,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與陝西神延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神延煤炭”),正式簽署神延煤炭西灣露天煤礦礦用卡車無人駕駛技術研究項目合同,包括31台無人駕駛礦用卡車及其輔助作業車輛。這是國內首個批量採用國產關鍵系統的大功率電驅動礦用卡車無人駕駛技術商業化項目。
礦用車,對很多人來説比較陌生。如今的礦區開發,尤其是大型露天礦區,所使用的都是“巨無霸”型礦用車。目前,全球載重最大的礦用車,載重量達到450噸,排名第二的載重量也達到400噸。
“巨無霸”看起很厲害,但也有“缺點”,比如人工成本、運營效率、視野盲區等。而礦卡無人駕駛,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從2019年至2020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以及國家煤礦安全監督局,連續發佈了包括《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內的多項政策通知和指導意見,明確指出發展“露天礦卡車無人駕駛系統”,爭取在2035年實現“智能感知、智能決策、自動執行”。
國外礦卡無人駕駛技術整體起步早,國內技術發展起步較晚,大多處於示範應用階段。憑藉在軌道交通牽引變流、控制系統、礦用卡車全自主化電驅系統、多領域無人駕駛系統以及多系統深度融合等方面的深厚技術積累,2017年,中車株洲所正式進軍礦卡無人駕駛領域,並於2018年與合作伙伴完成國內第一輛真正無人駕駛礦卡樣車。
中車株洲所研製的礦卡無人駕駛系統,包括車載無人駕駛、無人運輸作業智能管理、“車-地-中心”傳輸、協同作業管理4個主要系統,可有效解決多塵環境障礙物感知、非鋪裝路面障礙物感知、非結構化道路路徑規劃、不平路面橫縱向聯合控制、多車協同調度等礦卡無人駕駛難題,在確保安全、高效、節能的前提下,實現最小化成本、最大化作業效率。
據悉,目前已有一台無人駕駛礦卡在礦區進行調試,預計在上半年可完成該項目首批車輛交付。
神延煤炭礦卡無人駕駛項目,是在國家大力發展“新基建”的大背景下,中車株洲所正與合作企業一起,積極探索5G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高新技術與產業融合。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查看全部